《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13)》
2013年度參加調研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教師理論宣講題目中的“熱詞”排行
2013年度參加調研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教師人數分布圖
為了全面把握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基本狀況,更好地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2014年1月,教育部社科司委托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艾四林教授、吳潛濤教授主持開展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基本情況調查。經過近一年調查研究,形成了國內首份《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13)》(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圍繞學科年度發展概況、教師隊伍、科學依據、研究生培養、對外學術交流、社會服務等六個方面,對2013年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狀態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梳理。《報告》認為,2013年,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總體態勢良好,在學科布局、教師整體素質、科研成果、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支撐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學科點布局總體合理
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前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經過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前10年的學科建設,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共計28個。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國普通高校現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分布在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實現了除西藏外所有省級行政區都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的布局。其中,一級學科博士點分布在全國21個省級行政區,除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安徽、重慶、四川、雲南、寧夏、青海、新疆、西藏外均有布局。二級學科博士點分布在全國21個省級行政區,除山西、吉林、浙江、福建、廣西、海南、貴州、寧夏、青海、西藏外均有布局。一級學科碩士點分布在全國28個省級行政區,除寧夏、青海、西藏外都有布局。二級學科碩士點分布在全國28個省級行政區,除廣西、海南、西藏外均有布局。
教師整體素質提升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教師整體素質和水平不斷提高。調查數據顯示,參加調研高校的專職教師中擁有研究生學歷者佔總人數的85%,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者佔總人數的65%。
參加調研高校涌現出一批高層次人才。據統計,參加調研高校入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長江學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不同類型的高層次人才共計92人。這既是教師整體素質提升的表現,也為進一步帶動和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指明了方向。
參加調研高校教師獲得了一大批高級別的榮譽稱號。調查數據顯示,參加調研高校榮獲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模范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德育工作者、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等國家和省部級榮譽稱號共計346人。
高水平科研成果增多
2013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圍繞我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出版了一批精品力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較大學術影響的新見解和新觀點。參加調研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2013年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45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307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8項﹔出版專著659部,發表9554篇學術論文,其中數百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榮獲414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其中兩項成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31項成果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人才培養趨於規范
人才培養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重要任務。規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是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重要職責。調查顯示,參加調研高校2013年在研究生招生、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中期考核、論文選題和答辯等方面都日趨規范。
研究生招生流程較為規范。大多數參加調研高校通過招生簡章公布招生計劃、招收人數、研究方向、考試課程等具體內容,有的高校還公布研究生導師相關信息。整個研究生招生過程中一般都設有初試、復試等環節。
研究生培養方案較為規范。大多數參加調研高校都能夠按照“專業寬、基礎厚、能力強”的要求,修訂和完善研究生培養方案,並在培養方案中對研究生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流程、課程設置、科學研究、學位論文、社會實踐、學習年限等作出比較明確的規定,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模式。
研究生課程設置較為規范。大多數參加調研高校為研究生開設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補修課程等。專業基礎課一般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來設置,專業必修課一般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二級學科來設置,專業選修課一般按照研究方向來設置。
研究生中期考核、論文選題和答辯較為規范。參加調研高校對研究生中期考核的時間、內容、方式以及中期考核不合格的處理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學術交流廣泛展開
學術交流是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途徑。2013年,參加調研高校積極舉辦各種學術會議,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
依托學會,圍繞學科建設的相關問題,定期召開理論研討會。2013年6月19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舉辦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論壇2013”。2013年7月5日—6日,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編輯部主辦,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2013年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導論壇”在南京召開。2013年12月7日—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全國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論壇”在海口市舉行。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話語權、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影響力創造條件。2013年12月7日—8日,“馬克思主義與21世紀社會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召開,來自德國、美國、比利時、英國、波蘭、日本和中國的100余位專家學者深入研討,總結20世紀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分析21世紀社會主義的最新發展,探討中國模式、中國經驗、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以及中國理論的國際話語表達。此外,還有334人次走出國門進行學習、考察、研究活動。一些國外的專家、學者也被更多地邀請到國內進行講學和交流。
2013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的學術交流卓有成效。6月8日,第十四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論壇(簡稱“四校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英東學術會堂舉行,論壇主題為“黨的十八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四校論壇”每年召開一次,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關注和參加。2013年12月6日,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論壇在武漢大學召開。此外,還有115人次的研究生參加海外學術交流。
學科建設對思政課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
積極推動實質獨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的建設,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服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組織保障。調查數據顯示,88%的參加調研高校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建立獨立的、直屬學校領導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服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了堅強的組織支撐,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機構的融合。
提高教師隊伍水平,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服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人才支撐。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繼續實施“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引導和鼓勵中青年教師鑽研教學內容,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手段,著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很多地區都在積極探索通過學科建設特別是提升教師水平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通過新上崗教師培訓、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教學名師培育等環節打造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體系,切實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更好地服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參加調研高校有的研究成果直接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研究對象,研究成果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提供有力保障。有的研究成果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為研究對象,研究成果為豐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方法提供了借鑒。有的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中基礎理論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研究成果運用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提供有力的學理支撐。
社會服務卓有成效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熱點難點問題、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突出問題,在理論宣講、決策咨詢等方面更好地服務社會。
理論宣講蓬勃開展。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十八大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起點的實際出發,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門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宣傳好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大以來的精神,既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服務社會功能的重要體現。2013年,大多數參加調研高校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等主題宣講活動,“中國夢”“群眾路線”“改革”“文化強國”“生態文明”“價值觀”等成為宣講重點。調查數據顯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共有兩位教師入選中央宣講團,有81人次參加了省部級宣講團。
決策咨詢受到重視。資政議政,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服務社會的重要體現。2013年,參加調研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教師積極為中央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取得良好成效。
在肯定2013年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所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報告》也實事求是地列出了學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科研究方向尚需凝練,學科建設有待規范﹔優秀中青年人才缺乏,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培養質量有待提高﹔研究成果對基礎理論和重大問題關注不夠,學科影響力有待提升。對此,《報告》對進一步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提出對策建議:強化學科發展的規范性,加強學科建設的督導和管理﹔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打造高水平的學術梯隊﹔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發揮學科優勢,強化對思政課的支撐作用和社會服務功能﹔加大經費投入,為學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