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學與法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該書引入“天學”——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這一嶄新的學說范疇作為分析視域,進入中國古人“神靈之天”的主流語境,從“天學”的若干理論層面出發,力圖將抽象的“法律則天”理念“具象化”,多維度地揭示出中國古代的法律在設置和運行上到底如何具體“則天”的本源性路徑,以及為求此種路徑的暢通和獨佔,統治者又是如何用法律去保障它。通過這樣的路徑揭示,不僅彌補了學界僅止於抽象認識或純自然認識的嚴重不足,從而完成了對古人“法律則天”原則的較全面認識,而且在更切實更直接的意義上展現了古代法律與天學的緊密聯系,特別是法律對天學所渴求的“路徑依賴”,使得古人頭頂的天空真切地成為了一個“作為法律資源的天空”。這樣的“天空”不僅對古代社會產生了重大法律意義,也對現代社會產生了可能存在的重大法律意義。
作者方瀟,蘇州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律史、法律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