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項 批准號 |
項目名稱 | 立項類別 | 項目負責人 | 負責人所在單位 |
13AA001 | 中國當前文藝熱點與前沿問題研究 | 國家重點 | 祝東力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3AC002 | 中國電影通史 | 國家重點 | 饒曙光 |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
13AD003 | 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學研究 | 國家重點 | 王次炤 | 中央音樂學院 |
13AH004 | 近代以來社會力量扶持藝術的自組織研究 | 國家重點 | 張激 | 中國美術學院 |
13AH005 |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中的財政保障標准與保障方式研究 | 國家重點 | 張啟春 | 華中師范大學 |
13AH006 | 文化藝術與科技融合視域下的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 國家重點 | 白國慶 | 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 |
13BA007 | 西方藝術研究方法論 | 國家一般 | 郁火星 | 東南大學 |
13BA008 | 數碼藝術潛學科群研究 | 國家一般 | 黃鳴奮 | 廈門大學 |
13BA009 | 文化傳播理論 | 國家一般 | 隋岩 | 中國傳媒大學 |
13BA010 | 數字藝術倫理學研究 | 國家一般 | 馬立新 | 山東師范大學 |
13BA011 | 遼寧藝術名家口述史研究 | 國家一般 | 鄭永為 | 遼寧省藝術研究所 |
13BB012 | 中國戲曲演出制作模式探索 | 國家一般 | 徐永勝 | 中央戲劇學院 |
13BB013 | 京劇表演理論體系——三身理念定律 | 國家一般 | 於萍 | 中國戲曲學院 |
13BB014 | 當代美國戲劇思潮研究 | 國家一般 | 韓曦 | 北京大學 |
13BB015 | 豫劇與近現代河南地方戲傳承發展研究 | 國家一般 | 張大新 | 河南大學 |
13BB016 | 明清戲曲與園林文化研究 | 國家一般 | 董雁 | 陝西師范大學 |
13BB017 | 言菊朋與“四大須生” | 國家一般 | 張偉品 | 上海戲劇學院 |
13BB018 | 中國家譜所見歷代戲曲家及戲曲家族研究 | 國家一般 | 周鞏平 | 上海藝術研究所 |
13BB019 | 昆曲文人案頭本與舞台演出本之比較研究 | 國家一般 | 朱為總 | 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
13BB020 | 武陵地區儺戲文獻文物搜集整理與研究 | 國家一般 | 劉冰清 | 三峽大學 |
13BB021 | 豫劇北派音樂研究 | 國家一般 | 劉江元 |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 |
13BB022 | 我國曲牌體劇種音樂與當代創作研究——以河南地方戲為例 | 國家一般 | 方可杰 | 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
13BB023 | 贛南客家採茶戲研究 | 國家一般 | 黃玉英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13BC024 | 電視劇傳播的視覺形式作用機制研究 | 國家一般 | 潘可武 | 中國傳媒大學 |
13BC025 | 當代台灣電影史綱(1979—2013) | 國家一般 | 吳滌非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3BC026 | 中國類型電影敘事策略及價值觀研究 | 國家一般 | 路春艷 | 北京師范大學 |
13BC027 | 動漫形象研究——藝術、消費與產業 | 國家一般 | 周雯 | 北京師范大學 |
13BC028 | 劇情片敘事策略研究 | 國家一般 | 康爾 | 南京大學 |
13BC029 | “張藝謀電影”批評史研究 | 國家一般 | 蔡貽象 | 溫州大學 |
13BD030 | 亞洲北方草原音樂文化的跨境研究 | 國家一般 | 楊紅 | 中國音樂學院 |
13BD031 | 現代中國音樂社團研究(1900—1949) | 國家一般 | 戴俊超 | 湖北工程學院 |
13BD032 | 20世紀中國藝術歌曲史研究 | 國家一般 | 馮長春 | 華南師范大學 |
13BD033 | 先秦“金石之樂”樂器學研究 | 國家一般 | 陳艷 | 鄭州大學 |
13BD034 | 明清俗曲的傳播與嬗變 | 國家一般 | 劉曉靜 | 山東藝術學院 |
13BD035 | 西北、東北地區錫伯族音樂、舞蹈的變遷與跨境傳播研究 | 國家一般 | 尹愛青 | 東北師范大學 |
13BD036 | 俄羅斯當代著名華裔作曲家左貞觀音樂創作技法研究 | 國家一般 | 郭萌 | 東北電力大學 |
13BD037 | 贛儺音樂文化研究 | 國家一般 | 鄧偉民 | 江西師范大學 |
13BD038 | 黑龍江省滿-通古斯語族傳統音樂比較研究 | 國家一般 | 陸學凱 | 牡丹江師范學院 |
13BD039 | 苗族黔東方言社區民間音樂形態術語口述調查 | 國家一般 | 張應華 | 貴州大學 |
13BD040 | 中國知青歌曲研究 | 國家一般 | 張娟 | 陝西師范大學 |
13BD041 | 長江流域田歌形態及地理分布的數字化研究 | 國家一般 | 向文 | 長江大學 |
13BE042 | 中國古典舞學科理論體系研究與實踐 | 國家一般 | 滿運喜 | 北京舞蹈學院 |
13BE043 | 嶺南民俗舞蹈文化研究 | 國家一般 | 李永祥 |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
13BE044 | 動作藝術的理論與實踐 | 國家一般 | 周大明 | 河北省藝術研究所 |
13BF045 | “超前衛”之后的意大利當代美術 | 國家一般 | 王端廷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3BF046 | 六朝佛教造像對朝鮮半島及日本的影響 | 國家一般 | 費泳 | 南京藝術學院 |
13BF047 | “新興木刻運動”的發生與中國當代版畫創作的問題與方法 | 國家一般 | 孔國橋 | 中國美術學院 |
13BF048 | 蒙古族佛教版畫研究 | 國家一般 | 烏日切夫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13BF049 | 中國藝術品消費行為考查 | 國家一般 | 王學東 | 青島大學 |
13BF050 | 近現代滬杭寧美術資源調查研究 | 國家一般 | 李超 | 上海大學 |
13BF051 | 天體油畫的起源與現狀 | 國家一般 | 張鵬 | 沈陽師范大學 |
13BF052 | 陳介祺研究 | 國家一般 | 孫敬明 | 濰坊市博物館 |
13BF053 | 中國城市雕塑的評價體系研究 | 國家一般 | 藺寶鋼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13BF054 | 中國當代油畫的文化類型與發展趨向 | 國家一般 | 翟勇 | 安徽師范大學 |
13BF055 | 中國當代水彩畫發展現狀研究 | 國家一般 | 孟憲德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13BF056 | 海外中國美術收藏與研究 | 國家一般 | 楊振國 | 魯迅美術學院 |
13BG057 | 我國沿海城市傳統產業業態與設計樣態創新關系研究 | 國家一般 | 孫磊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13BG058 | 繁昌窯青白瓷傳統工藝與圖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 | 國家一般 | 黃凱 | 安徽工程大學 |
13BG059 | 德國工業設計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實踐與重構 | 國家一般 | 宗明明 | 北京理工大學 |
13BG060 |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背景下節約型包裝設計藝術應用研究 | 國家一般 | 嚴晨 | 北京印刷學院 |
13BG061 | 白褲瑤民間粘膏畫傳統技藝傳承研究 | 國家一般 | 李雅日 | 廣西師范大學 |
13BG062 | 養老建筑設計藝術及產業競爭力的中美比較 | 國家一般 | 王哲 | 河南大學 |
13BG063 | 五溪流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傳承體系及工藝師編目整理與研究 | 國家一般 | 成雪敏 | 懷化學院 |
13BG064 | 從哲學“變理”的角度構建情感意象設計思維模型 | 國家一般 | 柴英杰 | 蘭州理工大學 |
13BG065 | 羌族釋比文化的造物風格特征研究 | 國家一般 | 張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3BG066 | 中國軍裝在不同歷史文化時期的定位與設計研究 | 國家一般 | 張成義 | 青島大學 |
13BG067 | 西北地區傳統女紅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影像口述史的實踐與研究 | 國家一般 | 馬聰敏 | 陝西師范大學 |
13BG068 | 基於社會心理的中國人色彩情感系統及色彩設計方法研究 | 國家一般 | 田少煦 | 深圳大學 |
13BG069 | 創意產業背景下工藝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研究 | 國家一般 | 盧朗 | 蘇州大學 |
13BG070 | “非遺”視野下的中國現代黑陶、彩陶生態化發展研究 | 國家一般 | 王凱宏 | 綏化學院 |
13BG071 | 社會變遷與文化自覺:中國少數民族鞋履傳統技藝保護與傳承 | 國家一般 | 李運河 | 溫州大學 |
13BG072 | 中國節約型社會的造物設計倫理思想研究 | 國家一般 | 楊先藝 | 武漢理工大學 |
13BG073 | 中國近代染織設計研究 | 國家一般 | 袁宣萍 | 浙江工業大學 |
13BG074 | 淮河流域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研究 | 國家一般 | 肖瑋 | 阜陽師范學院 |
13BG075 | 面向“生態文明”的中國傳統竹產品再設計研究 | 國家一般 | 方海 | 廣東工業大學 |
13BH076 | 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保護論 | 國家一般 | 李榮啟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3BH077 | 中國傳統節日的當代走向及保護對策研究 | 國家一般 | 林慧 | 中國人民大學 |
13BH078 | 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傳承研究 | 國家一般 | 袁愛俊 | 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 |
13BH079 |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品牌傳播研究 | 國家一般 | 樊傳果 | 江蘇師范大學 |
13BH080 | 民營表演團體現狀與運作模式調查研究 | 國家一般 | 張余 | 上海藝術研究所 |
13BH081 | 藝術在中華文化復興中的建構作用研究 | 國家一般 | 黃永健 | 深圳大學 |
13BH082 |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運營機制研究 | 國家一般 | 隋吉林 |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 |
13BH083 | 社會化網絡時代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研究 | 國家一般 | 肖芃 | 湖南大學 |
13BH084 | 我國農村群眾文化需求調查與研究 | 國家一般 | 徐美輝 | 湖南省群眾藝術館 |
13CB085 | 戲曲文化產業化:思路、困境與對策調查研究 | 國家青年 | 孫紅俠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3CB086 | 新中國戲曲批評史(1949—2000) | 國家青年 | 張之薇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3CB087 | 泉州古老劇種梨園戲口述史 | 國家青年 | 黃文娟 | 福建省藝術研究院 |
13CB088 | 明清書坊對戲曲的影響研究 | 國家青年 | 廖華 | 廣西師范學院 |
13CB089 | 朱世慧丑角表演藝術論 | 國家青年 | 劉慰東 | 湖北省藝術研究所 |
13CB090 | 城市人文生態與明代南京劇壇研究 | 國家青年 | 夏太娣 | 上海電力學院 |
13CB092 | 電影在中國傳入史研究 | 國家青年 | 劉小磊 | 北京電影學院 |
13CB093 | 產業化語境下當代中國電影劇作研究 | 國家青年 | 姚睿 |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
13CB094 | 中美中低成本影片比較研究 | 國家青年 | 李銘韜 | 中央戲劇學院 |
13CB095 | 馮小剛喜劇電影的文化傳承與當代中國電影發展研究 | 國家青年 | 劉振東 | 河北大學 |
13CB096 | 基於文化視野的新媒體交互藝術研究 | 國家青年 | 韋艷麗 | 合肥工業大學 |
13CB097 | 歐美移民電影研究(2000-2012) | 國家青年 | 崔軍 | 河南大學 |
13CB098 | 當代農村電影的創作與傳播研究 | 國家青年 | 薛晉文 | 太原師范學院 |
13CB099 |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廣播劇音樂研究 | 國家青年 | 於祥國 | 中國戲曲學院 |
13CB100 | 基於形態、功能、制度視角下的大曲研究 | 國家青年 | 柏互玖 | 溫州大學 |
13CB101 | 宋以來中國封建王朝中央用樂管理機構研究 | 國家青年 | 張詠春 | 中國海洋大學 |
13CB102 | 跨界民族村落音樂文化現象選點調查——中越彝(倮倮)族唄耄文化圈研究 | 國家青年 | 蘇毅苗 | 重慶師范大學 |
13CB103 | 回族音樂史研究 | 國家青年 | 馬冬雅 | 寧夏大學 |
13CB104 | 納西族儀式舞蹈研究 | 國家青年 | 馮莉 |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
13CB105 | 文化交流視野下新疆哈密舞蹈文化研究 | 國家青年 | 戴虎 | 新疆師范大學 |
13CB106 | “85美術新潮”口述資料整理與研究 | 國家青年 | 劉立彬 | 中央美術學院 |
13CB107 | 當代民間手工藝品的消費需求調查研究 | 國家青年 | 吳昊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3CB108 | 柬埔寨吳哥雕塑藝術研究 | 國家青年 | 尚榮 | 南京大學 |
13CB109 | 近代西學視野中的中國美術——以卜士禮(StephenW.Bushell)為例 | 國家青年 | 汪燕翎 | 四川大學 |
13CB110 | 新疆兵團美術研究 | 國家青年 | 劉媛媛 | 石河子大學 |
13CB111 | 中外設計藝術及其產業競爭力的比較研究 | 國家青年 | 郝凝輝 | 中央美術學院 |
13CB112 | 中國新鄉土景觀設計研究——基於節約型社會的視角 | 國家青年 | 侯曉蕾 | 中央美術學院 |
13CB113 | 交互設計學科發展現狀及學科建設研究 | 國家青年 | 張烈 | 清華大學 |
13CB114 | 中國民間造型藝術色彩觀研究 | 國家青年 | 宋方昊 | 山東大學 |
13CB115 |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設計價值體系研究 | 國家青年 | 曹盛盛 | 上海師范大學 |
13CB116 | 交融與協同——船舶設計藝術理論體系研究 | 國家青年 | 鄭剛強 | 武漢理工大學 |
13CB117 | 可持續性產品設計的創新方法研究 | 國家青年 | 余森林 | 北方工業大學 |
13CB118 | 當代中國本土化設計藝術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國家青年 | 陳曉環 | 北京工商大學 |
13CB119 | 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綜合評價與規劃控制研究 | 國家青年 | 楊建華 | 福州大學 |
13CB120 | 傳統手工藝家族產業制度研究——以近代著名手工藝家族為視點 | 國家青年 | 陳亞凡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13CB121 | 城市軌道交通站點空間的節約型設計策略與實踐研究 | 國家青年 | 趙忠超 | 濟南大學 |
13CB122 | “零廢棄”包裝生態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 | 國家青年 | 施愛芹 | 南京林業大學 |
13CB123 | 藏傳佛教典籍中書籍裝幀的民族性研究 | 國家青年 | 劉春燕 | 西南民族大學 |
13CB124 |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土陶藝術研究 | 國家青年 | 袁志剛 | 新疆師范大學 |
13CB125 |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跨境民族染織工藝研究 | 國家青年 | 劉曉蓉 | 雲南民族大學 |
13CB126 | 新疆哈薩克族傳統工藝文化研究 | 國家青年 | 郭泳儒 | 伊犁師范學院 |
13CB127 | 國有文藝表演團體體制機制改革之效果評估及發展策略研究 | 國家青年 | 尹博 | 北京大學 |
13CB128 | 公共數字文化技術保障體制研究 | 國家青年 | 廖智博 | 黑龍江省圖書館 |
13CB129 | 我國城市公共藝術信息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研究 | 國家青年 | 江哲豐 | 湖南工程學院 |
13CB130 | 文化產業發展方式轉變與創新研究 | 國家青年 | 郭鍇 | 遼寧大學 |
13CB131 | 生態文明視野下我國文化藝術資源產業開發研究 | 國家青年 | 李軍紅 | 山東財經大學 |
13CB132 | 文化產業園風險管理體系的實用性研究 | 國家青年 | 李颯 | 天津工業大學 |
13CB133 | 針對老齡化社會推動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研究 | 國家青年 | 楊愛慧 | 天津工業大學 |
13CB134 | 武陵民族地區民間藝術團體變遷研究 | 國家青年 | 李燁鑫 | 湖北民族學院 |
13CB135 | 黎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畫實現研究 | 國家青年 | 鄧晰 | 海南大學 |
13EA136 | 多重視域中的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創新研究 | 國家西部 | 周世興 | 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 |
13EB137 | 西部舞台藝術原創研究——從草原戲劇切入 | 國家西部 | 劉新和 | 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所 |
13EB138 | 清代以來新疆戲劇受眾與文化影響研究 | 國家西部 | 李江杰 | 石河子大學 |
13EB139 | 百年易俗社研究 | 國家西部 | 何桑 | 陝西省藝術研究所 |
13EC140 | 少數民族電影:神話學與民族文化形象建構 | 國家西部 | 安燕 | 貴族民族大學 |
13ED141 | 維吾爾十二木卡姆與達斯坦的關系及其傳承和保護研究 | 國家西部 | 阿布都外力 | 四川大學 |
13ED142 | 西藏傳統音樂形態中的知識體系研究 | 國家西部 | 覺嘎 | 西藏大學 |
13EE143 |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鼓舞研究 | 國家西部 | 額瑜婷 | 玉溪師范學院 |
13EG144 | 敦煌彩塑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 | 國家西部 | 郭殿聲 | 蘭州交通大學 |
13EH146 | 環北部灣海洋文化遺產搶救、挖掘與創意產業廊道構建 | 國家西部 | 麻三山 | 北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13EH147 |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的保護和傳承——以《格薩爾》說唱藝人為個案 | 國家西部 | 冶青措 | 青海省藝術研究所 |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