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學術活 動名稱 |
主要內容 |
主 辦 單 位 |
主持人 |
報 告 人 |
會議 規模 |
日期 |
地點 |
|
姓 名 |
單位及職務 |
||||||||
1 |
學術 研討會 |
第二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青年論壇 |
馬研院 |
余 斌 |
彭五堂 等 |
馬研院助理研究員 |
90人 |
12月5日 |
院第一學術報告廳 |
2 |
學術 研討會 |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質量分析 |
人口所 |
鄭真真 |
蔡泳 |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人口中心研究員 |
50人 |
12月5日 |
人口所 會議室 |
3 |
論壇 |
從考古發現看中華文明的起源 |
金融所 |
王國剛 |
王巍 |
考古所所長、學部委員、研究員 |
50人 |
12月5日 |
1號樓金融所205會議室 |
4 |
學術 報告會 |
2012年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熱點問題之二:海外學者、媒體評十八大報告(續) |
馬研院 |
馮顏利 |
李瑞琴 譚揚芳 張 劍 譚曉軍 |
馬研院副研究員 馬研院副研究員 馬研院副研究員 馬研院副研究員 |
30人 |
12月11日 |
馬研院會議室(1359) |
5 |
論壇 |
十八大修改黨章中的相關內容 |
財經院 |
揣振宇 |
李捷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60人 |
12月11日 |
財經院 |
6 |
論壇 |
人口拐點、劉易斯拐點和儲蓄/投資拐點:關於中國經濟前景的討論 |
金融所 |
王國剛 |
殷劍峰 |
金融所副所長、研究員 |
50人 |
12月12日 |
1號樓金融所205會議室 |
7 |
學術 研討會 |
“形象史學”學術研討會 |
歷史所 |
孫曉 |
張弓 揚之水 趙連賞 謝辰生
|
歷史所研究員 文學所研究員 歷史所副研究員 國家文物局黨組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 |
50人 |
12月13日 |
院第一學術報告廳 |
8 |
學術 報告會 |
全球化挑戰下的南南合作 |
美國所 |
黃平 |
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 |
埃及經濟學家 |
10人 |
12月13日 |
美國所 大會議室 |
9 |
學術 座談會 |
哥倫比亞的和平進程與外交關系 |
拉美所 |
吳白乙 |
恩裡克·波薩達(Enrique Posada) |
哥倫比亞豪爾赫·塔德奧·洛薩諾(Jorge Tadeo Lozano)大學孔子學院院長 |
15人 |
12月13日 |
拉美所 圓桌會議室 |
10 |
學術 報告會 |
美國領導人如何影響世界 |
美國所 |
黃平 |
Michael Lindsa |
美國戈登學院院長 |
40人 |
12月17日 |
美國所大會議室 |
11 |
學術 報告會 |
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思考 |
馬研院 |
趙智奎 |
金民卿 |
馬研院研究員 |
30人 |
12月18日 |
馬研院會議室(1359) |
12 |
論壇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國際論壇2012--《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發布式 |
拉美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
鄭秉文 |
戴相龍 王建倫 |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 |
80人 |
12月19日 |
院第一學術報告廳 |
13 |
學術 報告會 |
2012年美國大選的觀察與分析 |
政治學所 |
楊海蛟 |
房寧 馮鉞 |
政治學所所長 政治學所助理研究員 |
40人 |
12月19日 |
政治學所 會議室 |
14 |
學術 報告會 |
中國戰略機遇期與拉美的地位和作用 |
拉美所 |
吳白乙 |
吳白乙 |
拉美所副所長 |
30人 |
12月20日 |
拉美所 大會議室 |
15 |
論壇 |
首屆中國企業海外風險論壇--應對新形勢下的海外政治風險 |
美國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
黃平 |
李揚 王緝思 金燦榮 張紅力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
80人 |
12月21日 |
院第一學術報告廳 |
16 |
論壇 |
語言共性和漢語特點 |
金融所 |
王國剛 |
沈家煊 |
語言所原所長、學部委員、研究員 |
50人 |
12月26日 |
1號樓金融所205會議室 |
17 |
學術 報告會 |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重點學科2012年度工作會議 |
馬研院 |
劉淑春 |
呂薇洲 潘金娥 龐曉明 |
馬研院研究員 馬研院研究員 馬研院副研究員 |
30人 |
12月28日 |
馬研院會議室(1359) |